3月2日,北京市政協舉行“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 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議政會情況通報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將推進國家自然博物館、中國長城博物館等6處博物館的建設。
3月9日,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調研組正式成立!北京志起未來咨詢集團聯合振興國際智庫參與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專項課題調研,第一站赴東城區開展實地課題調研活動。振興國際智庫副理事長、和光書院博物館館長、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研究員陳步一和北京志起未來咨詢集團合伙人、振興國際智庫研究員張艷霄及其團隊對史家胡同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進行實地考察,對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展開課題研究。
實地考察結束后,在“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調研座談會上,振興國際智庫副理事長、和光書院博物館館長、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研究員陳步一針對目前“博物館之城”建設工作,提出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不是博物館個體運營和發展的問題,關鍵要深刻理解建立“博物館之城”的特色和意義是什么?如何利用資源,充分體現”博物館之城”的深層意義,使之融入百姓生活,產生造血功能,針對技術、人才、機制、運營等方面給予相應政策支持及產業支持等。
今年,圍繞“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 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主題還要召開多次議政會,每周一次實地調研。調研組將聚焦全市博物館體系布局、博物館管理體制機制、博物館體系發展保障及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等方面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為建設“博物館之城”積極建言獻策。
相關背景資料:
2021年5月18日,國家文物局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建北京博物館之城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博物館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共有204家各類備案博物館,免費開放博物館達94家。從地域分布來看,全市16個區都有博物館分布,朝陽區、東城區擁有博物館數量最多,均在35家以上,東城區每10萬人平均擁有4.4家博物館,人均擁有博物館的數量居于全市之首。北京地區博物館藏品總數已達1625萬件套,可移動文物數量和三級以上珍貴文物數量均居于全國首位,持續開放基本陳列520個,每年平均舉辦展覽600多項,開展活動上千項,年均接待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北京市將加強和優化頂層設計,編制印發《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規劃》,加強對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的發展定位、體系布局、功能發揮、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頂層設計。北京市還將研究制定關于《北京市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的若干意見》配套文件和政策,出臺扶持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資金管理辦法等,為北京地區博物館事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
此外,北京市還將優化博物館布局,依托“兩軸三帶”建構博物館之城輪廓肌理,立足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空間布局特征,推動形成北京市地標性大型博物館群落,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及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圍繞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四大方面,支持、推動建設中國長城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博物館等一批代表首都形象的現代化博物館。
成立
家中外企業>合作伙伴
款全新產品>全案策劃
全新上市公司>業績之王